記者從省水利廳獲悉,近日,省總河長令第13號發布《甘肅省幸福河湖建設實施方案(2025—2030年)》(以下簡稱《方案》),明確未來五年將以流域為單元、以河湖水系為脈絡,統籌水災害、水資源、水生態、水環境、水文化和岸線保護,著力推進幸福河湖建設。提出2025年至2030年,全省建設幸福河湖127條(段、個),2030年年底基本構建“河安湖晏、水清魚躍、岸綠景美、宜居宜業、人水和諧”的幸福河湖體系。
《方案》明確了提升河湖安全保障水平、維護河湖健康生命、實現河湖清潔美麗、推動河湖生態產品價值轉化、保護傳承弘揚江河文化五個方面的重點任務。《方案》提出,要完善流域防洪工程體系,重點推進黃河甘肅段防洪治理(二期)工程及渭河、洮河等主要支流防洪工程建設。聚焦重點區域(集中居民點、重要基礎設施等),開展山洪溝防洪治理,到2030年,幸福河湖防洪達標率達到90%以上。健全水旱災害防御工作體系,加快推進現代化雨水情監測預報體系建設,構建“監測—預警—響應”閉環。
通過加強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、促進農業節水增效、工業節水減排和實施城鄉節水降損等措施,提升水資源利用效率。此外,還將健全生態流量保障機制,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治理,加強水源涵養與水土保持建設。
為實現河湖清潔美麗,《方案》提出,要開展水域岸線保護與修復、農村水系綜合整治和水污染防治行動,重點治理農村黑臭水體,嚴格監管入河排污口,確保水質持續改善。同時,將探索河湖生態產品價值核算體系標準化方法,鼓勵社會資本參與水生態保護修復,培育“河湖+生態旅游”“河湖+特色種養”等融合產業,促進生態與經濟協同發展。要深度融合黃河文化、絲路文化等地域特色,推進水利遺產保護與利用,建設水文化載體,提升公眾對河湖保護的認知與參與度。
為確保《方案》落地見效,我省將建立政府主導、河長掛帥、部門聯動、屬地落實的工作機制,多渠道籌措資金支持河湖治理,并嚴格動態管理幸福河湖名錄。同時,加強執法監管和宣傳引導,營造全社會共同參與的良好氛圍。(記者張燕茹)